辰溪融媒7月25日讯(通讯员:梁平)连日来,针对持续高温天气下的乡村治理需求,大水田乡创新“场景化+本土化”法治宣传模式,通过“赶集课堂”“田间普法”“院落说法”等特色载体,将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乡土话",让法治精神如涓涓细流浸润民心。
据悉,该乡整合司法、综治、社工等多方力量,在逢集日打造“移动法治驿站”。工作人员向群众发放嵌有《民法典》知识的清凉扇,用方言俚语解读赡养继承、土地承包、农村建房等热点条款。“这些案例就像咱村老张家的事,法律条文一下子活了!”村民李婶拿着普法扇连连称赞。针对暑期安全问题,民警创新采用“三防”漫画手册,将防溺水知识转化为儿童喜爱的卡通故事;社工设计的“法律飞行棋”游戏,让孩子们在互动中掌握自我保护技巧。
针对农忙时节的特点,该乡组建“法治轻骑兵”开展精准送法。他们在晒谷场开设“法治茶座”,在农家院落举办“法律故事会”,甚至把调解庭搬到田间地头。司法助理员小向说:“我们不是来讲课的,是来帮乡亲们解决问题的。”这种“唠家常”式的普法,让法律从纸上走进了百姓心里,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金钥匙”。
“过去觉得打官司丢面子,现在明白依法维权最硬气。”土桥村民柴泽行通过普法宣传妥善解决了宅基地纠纷。据统计,该乡今年夏季矛盾纠纷同比下降37%,“法律明白人”数量增长2.6倍。该乡党委书记龚立峰表示,将持续深化“法治+”模式,将普法宣传与乡村治理、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让法治成为乡村振兴的“稳压器”和“助推剂”。
【责编 康卉】
(本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