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溪新闻网>新闻中心>部门新闻>正文
从辰溪车间到全球市场——小小转换器的出海“大舞台”
来源:辰溪融媒APP    作者:唐霞 米周文 张萍    编辑:康卉    时间:2025-04-23 09:29:41

辰溪融媒4月21日讯(记者 唐霞 米周文 张萍)3月31日上午10点,在湖南旭联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款看似普通的转换器,正以每年2.1亿元的出口额撬动国际市场。湖南旭联科技有限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Mokin品牌PD快充、智能转换器等产品,以“一屏多机”技术赋能全球办公场景,用“小产品”讲述中国智造“大故事”。

图片1(1).jpg

“小产品”创造出口大产值

如何让笔记本变成多屏工作站?无论是写文档、做表格,还是边查资料边剪辑视频,多一块屏幕的体验就像在单车道开上高速路——效率翻倍还不拥挤。湖南旭联科技有限公司出海的王牌产品,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小的转换器。这款看似普通的转换器,正以每年2.1亿元的出口额撬动国际市场。

旭联是一家主营电脑周边配件、5G同屏器、大功率电源等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流水线上,公司质检员正在用精密仪器进行测量,显示屏上的数值精确到0.01毫米,近乎苛刻的标准恰是中国制造与国际市场对话的新语言。公司总经理刘云坦言,当初为通过美国UL认证,团队曾连续三个月每天工作16小时,“不是简单的尺寸调整,而是从材料阻燃性到电磁兼容性的系统重构”。这种“标准突围”背后,暗藏着从“被动接轨”到“主动定义”的质变。

作为小米等头部企业的供应商,旭联科技生产的每件产品都需要跨越国际标准的高门槛——从日本PSE认证到美国UL安全规范,企业依托100余项中国专利构建技术护城河。目前,公司20条生产线日产7000台设备,90%以上产品通过深圳分公司以海运、空运发往德、法、美、迪拜等地,年出口退税逾千万元。

图片1(2).jpg

怀化陆港打通新“出海口”

今年8月,企业战略布局再落关键一子:新型智能排插将借道怀化国际陆港走向世界。“相比传统物流路径,运输成本可降低18%,产品竞争力显著提升。”刘云算起“新账本”。 过去产品需经深圳周转,如今通过陆海新通道,物流时效提升20%,成本下降18%。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当“出海口”向内陆平移300公里,带来的不仅是运费数字的变化,更是产业链的重构,这座内陆港的启用,让深居湘西山区的企业实现了“家门口报关、一站式出海”,预计每年可节省物流费用超300万元。

图片1(3).jpg

三重质检铸就中国制造高标准

在人才战略上,企业上演着“引凤还巢”的生动实践。公司PMC团队负责人李志勇从深圳调任辰溪后,当地政府特设教育绿色通道,助其子女入读县城优质学校。“过去在深圳租房‘漂泊’,如今在辰溪买房安家。”李志勇的安居故事,成为企业留住技术骨干的暖心注脚。 “十年前这里留不住本科生,现在连海归硕士都开始关注我们的招聘公告。”当企业用专利壁垒筑起技术高地,用民生保障织就温情网络,“人才回流”便不再是口号。

而在生产线上,公司品质经理彭文彬正紧盯三道“铁闸”——来料检验、制程检验、开箱检验。“99%的良品率只是及格线,我们要让欧美客户看到中国制造的超预期。”他展示的检测报告显示,产品耐压、阻燃等20余项指标均超国际标准,近三年海外市场“零质量投诉”。 彭文彬说,“现如今,我们有底气说,我们自己的标准已经远超欧美国家的标准,中国制造已经成为行业标杆”

【记者手记】

在旭联科技的展厅里,当总经理刘云将一款通过欧盟RoHS认证的转换器递给我时,这个巴掌大的黑色器件突然变得沉甸甸的——转换器虽小,却是中国智造升级的缩影。“我们要让世界通过这个‘小窗口’,看见怀化乃至中国制造的硬实力。”刘云的雄心壮志让我颇为感慨,在产业转移的大潮中,湖南旭联科技没有简单复制沿海模式,而是以技术突围打开差异化赛道,未来更计划借怀化陆港打通“出海口”,让“本地研发、怀化制造、全球销售”成为现实。这既是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的生动注脚,更是中国制造从“出海”到“入心”的微观缩影。

【责编 康卉】

(本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