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溪新闻网>辰溪民兵>正文
民兵思想政治教育教案④︱继承人民战争思想 努力推进民兵建设
来源:岳阳国防教育    作者:    编辑:陈浩    时间:2022-05-13 11:02:48

图片

习主席强调指出:一旦有大的战事,我们有完备的国防动员体系,有人民战争这个重要法宝,可以迅速动员起来。并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无论形势如何发展,人民战争这个法宝永远不能丢,但要把握新的时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新特点新要求,创新内容和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整体威力。

一、习近平强军思想更加确立了党管武装的根本性地位

“党指挥枪”是毛泽东同志对这一党管武装原则的形象概括。平时我们所说的党管武装,是一个特定的概念,主要是指党对人民军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等后备力量建设实施绝对领导。我们要坚守住、坚持住、把握住这一原则,进一步提高认识和强化责任,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是彰显了党领导人民战争的政治优势。我们党的人民战争光辉思想,是指引我党我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根本保证。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始终把武装群众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把民兵看作是主力军的左右手、基层政权的顶梁柱,强调了党对民兵的领导。1944年,中央军委在《关于民兵工作的指示》中就规定:“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民兵中队指导员,以保证党对民兵的领导。”为加强党对民兵的领导,各根据地还普遍建立了人民武装委员会,各级党委的负责同志都兼任同级武委会主任。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一直把民兵工作作为党的事业的一部分,提到战略位置,始终高度重视。60年代,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党管武装的重要性,指出:“各地党委不可只管文不管武,只管钱不管枪。”地方要搞军事,就是要搞民兵。党管武装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管理人民武装的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如同人民战争思想永不过时一样,必将作为人民武装建设的根本原则长期坚持下去。党管武装原则强调的是唯一领导、集体领导、政治领导,通过坚持双重领导、双向兼职、党委议军等政治设计和制度安排,对于我们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共放弃对武装力量的领导,成为苏联共产党丧失政权的重要原因。近些年,中亚颜色革命,西亚北非政局动荡,也再次证明了“兵权之所在,则随之以兴;兵权之所去,则随之以亡”的历史通律。执政必然执军。当前,我们党执政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管武装,牢牢掌握人民军队和人民武装,才能战胜各种风险和经受各种考验。

二是探寻了党领导人民战争的制胜机理。习主席反复强调:“改革不是改向,变革不能变色”。坚持党管武装原则,完善军地双重领导制度,确保党对民兵和后备力量的绝对领导,坚决把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集中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体现了对党领导人民战争制胜机理的深刻把握。党管武装是人民武装永葆性质本色、实现强军打赢的命脉所在和优势所在。强军必须铸魂,一支武装力量必须有凝神聚力的灵魂,才能具有不屈意志和强大战斗力。当前,人民武装建设所处的环境、面临的世情、担负的任务发生了新的变化,但党管武装是这支队伍生命之所系、力量之所依、性质之核心、传统之根本的历史定律没有改变,更需要我们毫不动摇地贯彻和坚持。面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的现实挑战,只有坚持党管武装,才能以党的先进性确保人民武装的先进性,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面对国家深化改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只有坚持党管武装,才能广泛调动各方力量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动武装力量建设不断创新发展;面对形势任务要求,只有坚持党管武装,才能依靠党卓越的政治智慧和高超的战略战术,保持人民武装英勇善战的本色和强大战斗力,胜利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管武装,切实把人民武装建设成为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大力量,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才有最坚强的力量支撑。进入新时代,人民军队要从胜利走向胜利,未来人民战争制胜的根本所在是,必须贯彻落实好军委主席负责制,确保党对人民武装力量的绝对领导,确保最高领导权、指挥权集中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这是必须始终扭住的不变军魂。

三是打牢了党领导人民战争的组织基础。战争是对交战双方组织力量、组织基础的考验。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组织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性深刻指出,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为此,在中国革命战争各个时期我们党采取了组织和武装群众的多种形式,并在新中国成立后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今天的国防动员体制,这是领导开展人民战争的重要组织基础。省军区系统作为国家政治制度和军事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党管武装的基本实现形式,也是人民战争的重要组织载体。最主要、最根本的是要通过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加强对民兵工作的领导,把民兵队伍建设成为坚强可靠的战斗集体。民兵遍布全国,与党的各级组织的基层政权相伴而生、紧密相连,是巩固政权的重要支撑。盛部长在去年底民兵调整改革部署会上强调:“要确保政治合格这个根本、打牢组织建设这个基础、扭住训练改革这个关键、抓住动态管理这个紧要、搞好综合保障这个支撑”,这既是全面深化民兵工作调整改革的具体要求,又是当前加强民兵队伍建设的任务部署。我们抓民兵工作,依然还是要按照毛主席提出的抓好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的“三落实”。我感到,在组织落实上,要按照打赢急需、部队缺少、一队多能、应急应战相结合的思路,调整优化民兵人结构布局,巩固应急的、建好专业的、发展特殊的,构建规模适度、结构科学、布局合理、可靠管用的新型民兵力量体系。在政治落实上,要按照营有党委、连有支部、排有小组的要求,抓好基干民兵党组织预建,做到民兵组织建立和发展到哪里,党领导民兵的工作就跟进和拓展到哪里,党组织的作用就体现在哪里,把党对民兵的绝对领导落实到实处。在军事落实上,要常态化抓基地轮训、抓挂钩带训、抓岗位自训、抓实践锻炼,在练兵备战中强能力,在遂行任务中求作为。通过“三落实”,切实把民兵队伍牢牢抓在手中、建在身边、用在关键,做到想起来有、需要时在、关键时冲,真正成为放得心、用得上、靠得住的队伍。

二、习近平强军思想更加突出了人民群众的决定性作用

习主席反复强调:要牢记军队一刻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战争胜利的基础在民众。为我们认识把握人民群众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作用提供了科学立场方法,更加突出了人民群众在人民武装中的主体性作用和对人民战争的决定性作用,这是我们新时代人民战争指导思想的新飞跃。主要体现在:

一是把握了紧紧依靠民众的核心要义。习主席指出:“要把握新的时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新特点新要求,创新内容和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整体威力。”这与毛泽东提出的:“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等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在过去封建时代,被迫出征参战的子弟基本都是“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是人们对战争的基本态度。但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党的土地政策把占全国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民的切身利益与中国革命战争的目标结合起来,广大翻身农民明白革命战争就是为自身利益而战,因而踊跃参加和支持战争,创造了:“母亲送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奇迹。但也出现过群众不愿参战的现象,在金门之战中,由于福建船工没有受惠党的政策,看不到自身利益与战争胜利之间的关系,即使当时给每个随战船工发1.5两黄金、征用一个民船给5两黄金,就是在这样重金聘用的情况下,大多船工也是消极避战,本能地选择了逃避战争。以至于粟裕要求调派山东老解放区船工的南下支援作战。同样是船工,对战争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可见,开展人民战争是有前提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只有坚持“紧紧依靠人民”这一指导原则,才能取得人民战争的最后胜利。习主席强调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这是我们未来领导开展人民战争的目标要求和基本前提。对于我们把握新时代人民战争的特点规律,始终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始终把战争的目标与人民利益紧密关联起来,牢记为人民扛枪、为人民打仗的神圣职责,有效履行好我军的神圣使命提供了行动指南。

二是拓展了团结凝聚民众的广阔舞台。人民军队的根脉,深扎在人民的深厚大地;人民战争的伟力,来源于人民的伟大力量。人民群众只有团结起来、凝聚起来、组织起来、武装起来才能真正成为一支强大的革命力量。“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为了密切军队和地方、军队和人民的关系,毛泽东谈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必须教导人民解放军的指战员不要骄傲自满,不要功臣自居,而要谦虚谨慎,耐劳耐苦,对敌人很勇敢,对同志对人民则很和气,借以团结全军全民完成自己光荣伟大的任务。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开展一切活动的指导原则,也是领导开展人民战争的基本遵循,要求我们要更加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开展人民战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跟新时代发展步伐,努力开创党领导开展人民战争的崭新局面。国防动员系统是联结军地的桥梁纽带,工作对象主要是广大人民群众,只有继承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保持同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关系,才能做到战时快速动员和有效征集兵员参战作战。这是我们在职责任务上与作战部队的重要区别。平时,我们军分区在联结地方、联系群众方面有两个最有效的平台,一个是双拥工作,一个是国防教育工作。我认为,双拥工作是双方的工作,需要贯彻落实习主席提出的“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全民国防教育”,做到军地双向互动、军民整体联动、上下合力推动。作为军分区这个中间环节和结合部门,一方面要协调地方做好拥军的工作,另一方面要指导驻军做好爱民的工作,切实发挥牵头者、协调者和推动者的作用。在国防教育的组织上,要重点完善好领导机制、协调机制和服务保障机制这三项工作机制;要突出领导干部、民兵预备役人员和青少年学生这三个重点对象;要注重利用好红色资源、军事资源和典型资源这三个教育资源,全方位拓展凝聚人民群众的广阔舞台。

三是创新了动员发动民众的思路方法。开展人民战争不但需要有形的物质力量,更需要无形的精神力量。做好新时代国防动员工作,可以有效激发人民群众的应急应战潜能,深扎人民战争战略思想的深厚群众根基。人民战争的克敌制胜力量和人民群众的战争伟力不会自然形成。习主席强调,要为开展未来人民战争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最大限度凝聚人民群众的意志力量。未来信息化作战,过去那种“浩浩荡荡、车轮滚滚”场景已不复存在。如何把分散的优质动员资源瞬间聚合起来,产生高效的作战保障能力,这取决于不断创新精准高效的快速动员思路方法。1973年10月6日中午时分,经过长期的秘密战争准备后的埃叙联军对以色列发动了突然袭击。正在赎罪日休假的以军官兵在仓忙中组织了没有希望的抵抗后,便纷纷向后方溃退。阿拉伯联军在开战的初期取得了令他们欢心鼓舞的巨大胜利。但很快以色列向全国发布了紧急动员令,体制完善、制度完备、效率显著的以色列预备役官兵纷纷从各自的工作生活岗位上,立即拿起武器,到指定的征兵点报到。经过48小时的紧张工作后,以军得到了30万成建制的以色列预备役军人。急速扩大的以军在美国的强力军援下,迅速控制住了被动局面,在采取有效的战法后,成功地实现了战略局面的乾坤大逆转,守住了战线,收回了失地,并对埃军形成了战略包围。战争虽然是在联合国、以及美苏的调停下,实现了停火。但以军的快速动员成效,却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因此,很多研究战史、军史和中东历史的专家学者,都认同一个观点:“如果说埃及强渡运河是这次战争的第一次胜利,那么以色列的动员则是第二次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也有成功动员典型案例。德军入侵苏联的前4个月,苏联丧失了西部大片领土,损失军队170余万和大批装备物资,苏军处于被动地位。然而苏联通过出色的国防动员,把战争潜力迅速转化为战争实力。半年之内就重新组建了286个步兵师,159个步兵旅和82个骑兵师,总兵力由战前的410万人猛增到1000万。一年之内,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改组和企业东迁任务,大批民用工厂分别转产各种武器装备。可以看出,有效的国防动员不仅能够弥补前期战争的消耗,而且能够大大增强作战实力,能够为稳住战局和实现战争转折创造有利条件。

三、习近平强军思想更加优化了武装力量的整体性布局

我国的武装力量体制,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习主席指出,我国实行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这一新体制符合我国的国情军情,符合我国武装力量的性质特点。

一是继承发扬了人民武装力量的传统优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安全与发展局势进入深度调整期,习主席提出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近年来,通过建立健全国防动员体制,深化民兵预备役体制改革,优化后备力量规模、结构和布局,传承延续了我党武装力量独特的组织形式,使军警民的体制结构更具合理、职能定位更加明晰、领导管理更为集中,有力促进了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转型发展。建好建强后备力量,本身就具有实战功能,同时还具备威慑功能。早在1959年的时候,我国出现了严峻的国内和周边困难局面。毛泽东为防范美苏两个政治、军事集团的威胁,在全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全民动员,编组了2000多个民兵师,积蓄了2亿多后备力量,进行了长期的军事训练,为抵抗强大敌人的进攻,做好了全面的准备。年纪大一点的都知道,当时毛泽东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号召,全国都在进行备战备荒为人民。

二是科学把握了未来联合作战的特点规律。这一轮军队改革,针对军事战略和作战方式新发展新变化,进一步充实调整了省军区职能,要求围绕支援保障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主动作为;要求完善协调军地、面向三军的工作运行机制,统筹抓好海上维权、战略投送、信息网络等新型保障准备;要求以应战牵引应急,以应急促进应战,实现由应战为主向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转变,使全军民兵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的结合更加紧密,一体化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做到战时应战有能力、急时应急有作为,为适应联合作战需要提供有力支撑。抓民兵队伍建设,就是要围绕履行新职能思考问题,搞清楚平时该训什么、急时该干什么、战时该做什么,尤其是在未来联合作战中,要主动搞好需求对接,快速了解部队作战需求、人员征集需求、支援保障需求等,确保应急力、支援力、保障力优质高效、精准到位。习主席在谈到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时,引用的一段话说得很透彻:刃不素持,必致血指;舟不素操,必致倾覆;若弓马不习而欲攻占,未有不败者。核心的意思就是,再好的武器装备,不强化训练,提高素质都是一句空话。因此,我们不但要把民兵队伍建起来,更要把民兵专业素质强起来,真正形成民兵新质作战能力。当前,我国网民人数已经超过了7.51亿,占世界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民心可用,网民可用。这也是未来人民战争的一支巨大力量。我们如果能把他们有效组织起来,与专业网络队伍结合起来,必定会成为未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三是有效发挥了我军人民战争的整体威力。提高国防动员建设与使用效益,是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的迫切需要,是习主席始终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习主席强调,要准确把握信息化战争快速发展的大势,不断创新基本作战思想。并提出,应对信息时代的战争要坚持灵活机动、自主作战原则,把“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作为战争指导艺术的最高境界;运用诸军兵种一体化作战力量,实施信息主导、精打要害、联合制胜的体系作战;把握新的时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新特点新要求,创新内容和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整体威力。这是对我们党战争指导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实现了信息化条件下战争指导和我军战法的重大创新。当前,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面临难得发展际遇,进一步明确了支援保障作战,是国防动员系统的核心职能;发展新型保障力量,是国防动员建设的着力重点;开展应急应战行动,是国防动员领域的职责要求。国防动员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作战单元和新的作战元素,使我军武装力量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全面提升了我军整体作战实力和诸军兵种联合作战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