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溪新闻网>新闻中心>乡镇动态>正文
渔业村:“积分制+集体经济收益激励” 让渔民收网上岸奔向幸福路
来源:辰溪融媒APP    作者:张凯 吴再春 钟吉军     编辑:刘群    时间:2021-10-27 16:48:59

红网辰溪站10月27日讯(通讯员 张凯 黄嘉 吴再春 钟吉军 )“弯弯的山哎,弯弯的弯弯的仙人湾哎……”2021年渔业村举办的“唱响新时代,讴歌新渔村”乡村春晚上,村民们一曲《美丽的渔村我的家》唱出了渔业村美好生活。

渔业村位于辰溪县仙人湾瑶族乡东郊,沅江傍村流过。地理条件偏远,但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民俗渔俗文化底蕴深厚。这里的村民世世代代以渔为业,村子里瑶族人口占到80%,瑶家特有的风俗与渔文化交融,形成了别致的渔业村文化。

图片18.jpg

自2020年1月1日实施长江十年禁捕计划后,在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的重视下,该村渔民全部上岸,转型发展,通过“村集体土地+企业投资+村民筹资入股”模式,大力发展以渔业文化为主导的休闲旅游业,将瑶乡文化传承发扬。

推行“积分制”管理乡村文明蔚然成风

“今天村里组织搞卫生除草志愿活动,我第一个报名参加了,现在我的积分大概有200多分了,这些积分可以兑换各种实用的商品哩,而且年底还会根据积分排名进行表彰,大家都铆着劲攒积分,我可不能落后!”身穿红色志愿者马甲的杨支花大姐扬了扬手中的清扫工具,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过去,杨大姐对村里的公益事业并不热衷,自从推行积分制以后,她积极响应各种村级活动,成了不折不扣的积极分子。

图片19.jpg

近年来,渔业村不仅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社会治理积极性,引导村民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村支两委积极探索,经过不懈努力,多方借鉴研究,终于推出了适合本村发展实际的“积分制”管理制度。

“咱们村的积分管理围绕学习培训、产业发展、勤劳致富、环境治理、公益事业、移风易俗等,制定‘双激励’机制,一是物质激励,以100分为基础分,村民根据所储积分参与年底分红;二是精神激励,即年终实行总积分评定,总积分排前十名的村民,可获评荣誉称号,并在村内张榜公布。”村主任杨文武说。

“自从实行积分制后,村里的风气变得更好了,争做公益的多了,熟视无睹的少了;争当先进的多了,甘于落后的少了;乐于助人的多了,遇事绕道走的少了。”在渔业村,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声音,这是村民对党建引领下的“积分制”治理新模式最直接、最真实的感受。通过实施“积分制”,不仅“网”住了人心、带出了活力,还有效激发了村民践行社会公德、参与村庄事务的积极性。

立足渔业文化资源 提升集体经济收益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世世代代都是在船上讨生活,如今国家要求全面禁捕,村里人都愁坏了,不能打渔,我们还能干什么呢?”这是2020年实施长江十年禁捕计划后,全体渔业村村民们的困惑与担忧。

渔业村地域面积狭小,没有耕地,村民离船上岸后,几乎没有生产资料。全面禁捕意味着转产转业,时任村支部书记(现任村主任)杨文武深知,渔民要“能上岸、稳得住、能致富”,发展产业是关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要将民俗渔俗文化结合起来,发展农村旅游和休闲渔业,渔民一定能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渔民出身的他,看着眼前的一江碧水和两岸青山,和村里党员干部、能人代表多番商议,绘就渔业村的产业发展蓝图。短短几年时间,渔业村依托沅江山水资源,建设美丽乡村度假村,打造湖南渔俗文化第一村,大力发展以渔业文化为主导的休闲旅游产业,建立了村文化活动中心、游客接待中心、沅江观景台、沅江茶楼、沅江宾馆、沅江记忆博物馆、山水实景舞台、沅江十里画廊等旅游设施。

图片20.jpg

“没想到在这个小村庄里体验到了原汁原味的农村生活,太开心了!”日前,来自沅陵县的游客廉清怀在辰溪县仙人湾瑶族乡渔业村上阵体验了磨豆腐后,不由赞叹道。当天,来自怀化、沅陵等地的100多名游客在渔业村体验了各项特色民俗活动,这只是该村接待的众多游客中的一批。

图片21.jpg

经过几年的发展,渔业村的乡村旅游事业红红火火,每年旅游总收入24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人均收入9500元;先后被评为怀化市美丽乡村示范村、湖南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以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以集体经济反哺基层治理”。如今,走进渔业村,垃圾不落地、街道整齐干净已成常态;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能力明显提高,全村的凝聚力显著增强,全村逐步呈现出一幅“产业兴、乡村美、民风淳”的美好画卷。

【责编 黄嘉】

(本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