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辰溪站9月27日讯(通讯员 袁丽蓉 宋季鸿)九月的风,还夹着一丝余热,吹在瑶乡人民的心上。
“汤书记来啦,怪不得老黄这几天安心了。”“可不是嘛,汤书记就是他的定心丸。”这天,烈日当空,辰溪县仙人湾瑶族乡海拔最高的溪台村12组,村民唐爱华站在自家门口,与一名村干部低声议论着前方那栋屋里的两个身影。
不多时,屋子里走出一人,白衬衫在阳光下十分耀眼。他就是唐爱华嘴里的汤书记,仙人湾瑶族乡党委书记汤家葡。他走到唐爱华屋前,笑着询问她近来的生活状况,又走进厨房、打开冰箱,一边熟悉地查看着家里一切,一边与唐爱华拉着家常。
(汤家葡查看唐爱华家庭情况)
唐爱华与刘让球夫妇是汤家葡扶贫帮扶对象,从曾经的一贫如洗,到如今的啥也不愁,唐爱华连声称道,“汤书记对我们是真心实意的好,从来没在我们面前摆官架子。这家里桩桩件件,全靠他帮我们扶起来,现在我们好了,做什么都更有干劲了,对生活充满信心。”
叮嘱完唐爱华今年再多养两头大肥猪,汤家葡刚准备再往下一户走走,却被唐爱华拉住了,她一个劲把糖果往汤家葡怀里塞,“书记,原来老黄这阵子没闹了,是您来劝他啦!我就知道没有您摆不平的事。”汤家葡笑了,重点问题户黄增好的脾气,是全村人都有目共睹的,哪有那么容易做通工作,这其中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一年光是为他一个人上户就不下20次,但是能把这个“硬骨头”啃下来,就是把这条山路踏平,他也是要来的。汤家葡的背影已经很远了,唐爱华放下挥着的手,转过头兀自跟村干部絮叨着,“汤书记能来我这坐几分钟,我都很开心。他太忙了,他也不是为我一个人,他揽的事儿可宽了……”
汽车行驶在平坦宽阔的乡道上。陪同汤家葡走村上户的乡干部手握方向盘,不时想起曾经的泥巴路感慨着,“想当初这高山上从这个村到那个村都要走上好几天,现在开着车十几分钟就到,路一通啊,才能事事通,才能让生活过舒畅。”汤家葡看着车窗外的景色,想起他当初不断实地调研,征求群众建议,到处跑项目,争取了一亿多资金,就是为了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如今总算不负众望,实现全乡安全饮水全覆盖、农网升级全达标、通信基站全铺设,村组公路通达率100%,“亮化”工程普及率90%以上,村村面貌焕然一新,俨然一个宜居便利的美丽瑶乡。
“到了,汤书记。”一行人在养牛大户谢桥清的牛场下了车。见面一番寒暄过后,汤家葡拉着谢桥清走进牛棚,一边察看,一边问起这段时间的养殖情况,又随手拉起一把料草,扔进食槽,还拉着谢桥清去看了牧草长势。不到半小时,他已轻车熟路地将牛场当下情况了解个遍。“书记您放心,用水的问题多靠您指导,给我减轻了几万块的负担,接下来我一定好好把卫生和防疫各方面做到位!”谢桥清笑着说道,他的牛场曾一度挨过汤家葡的批评,大家都说汤书记“揽得宽”、管得严,但当他把事情做好之后,他才觉得汤书记的“严”只是对事不对人,“平时打交道都特别平易近人,反映什么困难他都会及时帮忙解决。”正因为汤书记的“严”,谢桥清的养殖产业才得以健康发展至今,还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并作为集体经济为200余名贫困户和村民带来产业发展红利。
(汤家葡与谢桥清一起查看牧草田)
“产业在全乡的蓬勃发展,对老百姓脱贫致富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大力推进产业发展,结合瑶乡特色,打造‘一村一品’。”挥别谢桥清,汤家葡带着几个乡、村干部和产业大户往油茶基地行去,一边察看油茶挂果情况,一边探讨着产业发展思路。“高山葡萄不赚钱了,我们就搞油茶、搞有机稻、搞旅游,探索更好、更新、更合适的路子。”
2019年,汤家葡为推动该乡溪台村村集体经济规模化发展,亲自采购油茶苗,在该村开垦了新的油茶基地,并座谈全乡致富带头人,推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探索“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目前,仙人湾瑶族乡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21家,发展各类水果种植3000余亩,油茶新造3500亩、低改16500亩,建立了千丘田村千丘山泉水厂,打造有机稻基地,产业覆盖贫困户850户3460人,户均增收4000元。同时挖掘瑶俗、渔俗等民俗文化,推动该乡渔业村成立仙人湾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建成了瑶乡文化活动中心、瑶乡民俗渔俗博物馆、沿江风光带等,形成了仙人湾瑶族乡人文新地标,通过“以点带片”,将布村田园风光、光明堂古村落等项目纳入乡村旅游产业,切实拉动了联片村民就业增收。
沅江边,风吹稻浪,飒爽喜人。清水塘村有机稻米种植基地里,种粮大户黄费金在田埂上向汤家葡汇报着:“我们已经全面开启线上销售渠道,一亩的纯利润有4000多元。今年把周边四个村都纳入进来了,面积增加到了1500亩,总产值预计达600余万元。村民和贫困户分红,还有前期投入这一块要占45%,接近260万,剩下的还有很大一部分支付老百姓的务工工资。”听着黄费金的话,汤家葡不由自主笑起来,眼见日头已在西边的天空洒上红晕,他打算结束这一天的走村行程。
(汤家葡与黄费金在有机稻米基地)
傍晚6点30分左右,汤家葡一行回到仙人湾瑶族乡政府,没有多做休息,又拉着领导班子几人就当天了解到的情况,以及就业、教育、就医和社会保障等民生实事方面简单碰了个头,叮嘱了该叮嘱的,传达了该传达的,一众干部散去时,天空已拉上夜幕。踱步到自己的办公室,办公桌侧面的小柜子上,一堆治疗颈椎腰椎、心脑血管的药丸赫然在目。他一拍脑袋,选了其中几种匆匆服完,便坐到桌前,打开笔记本写道:
“这五年来,仙人湾产业发展井然有序,经济有了质的飞跃,老百姓生活很宽裕。如今,只要产业发展不倒退,老百姓的袋子鼓起来,一切方面自然能够向好向快发展。五年的脱贫攻坚战即将告一段落,能取得一些成绩,与我读书时学农、20多年的农村工作经验,还有我这人‘揽得宽’是密不可分的,既如此,下一步该怎么做呢?仙人湾主要靠产业脱贫,那就还得继续瞄准市场,提高辖区内产业品质,乡党委政府也须在资金和技术上大力扶持和帮助。我知,这领头人终是要换的,而不管以后将在哪里工作,自己对这一方土地的关注不会变,这颗勤恳务实、热爱人民之心也永不会变的。”
【责编 黄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