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看到报道我县2016年“十大道德模范”向长仰的一则新闻。苏木溪瑶族乡田坳村的向长仰,是一位85岁的老党员、老人民教师,一辈子固守初心,助人育人,耕躬田亩,安贫乐道,德润山乡。3个儿子在其言传身教之下,都走出瑶乡大山,为官为商,砥砺成才。大儿向延柳事业有成,深情反哺桑梓,斥资1100余万元,为家乡修建了小教师周转房、幼儿园和老年公寓。父贤子肖,一时在黄溪口六乡一镇传为美谈,让人不得不感慨好家风的神奇力量。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们又该怎样培育自己的好家风呢?
好家风不是每个家庭的固有属性,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来萃取精华,得到浸润。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绵延发展,自有其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自古以来,我们就信奉“耕读传家、礼仪兴家”,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君子义以为质”;强调“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更迭,始终不曾在历史长河中湮没,反而历久弥新,放射出与时俱进的真理光芒。今天我们培育好的家风,不能舍近求远、数典忘祖,要在选择性继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传统文化精髓,使其成为每个家庭日用而不自觉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好的家风都是相似的,不好的家风各有各的缺陷。有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共同的“精神宝库”,我们的好家风不仅能够促进家庭幸福、社会和谐,而且更能够坚定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
好家风还来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安徽卫视《超级演说家》第三季的节目中,一位选手的演讲词让我至今难忘:“父母是孩子永恒的生命范本。你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就先做一个那样的人给他看。”家风是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在家风建设中,家长的理念比知识重要、身教比言传重要。罗曼·罗兰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都有“问题父母”的影子;一个优秀的孩子,往往也离不开优秀父母、良好家风的熏陶。如近代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梁启超,他一生爱国,行文、著书、立说、育人,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始终教导9个子女“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在其身教下,三个儿子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均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央研究院院士。小儿子梁思礼去年去世,中国新闻网为其撰文,标题是:《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梁启超才是中国最牛的爹!》。此外,还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傅雷家书”、“曾国藩家书”等等,都说明了父母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
培育好家风,党员干部应当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礼记·大学》中说:“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如果说中国是一个大家庭,那么我们党员干部就应该担负起家长、头人、贤人的职责和使命。在2016年辰溪县“首届五好家庭”和“第五届十大道德模范”评选中,向长仰、宋文云等一批来自基层的共产党员,为我们传承和弘扬良好家风提供了真实生动的参照。我们不仅要向他们学习,还要争取成为他们那样的人,培育他们那样的家风。在注重家庭、家教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始终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全社会做出表率。
家风正则家运旺,家运旺则国运昌。培育好家风是家庭幸福、社会进步、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我们党自上而下强调传承和弘扬好家风,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只要我们诚意正心,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从言传身教中身体力行,始终争当模范典型,我们就一定能够培育好家风,当好实现中国梦的“最大公约数”,画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同心圆”,为努力建设“经济富裕、山川秀美、社会文明、人民幸福”的新辰溪凝聚最珍贵的情感基础,汇集最强大的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