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丹山绝壁上众多的石刻中,有一幅篆体阳刻非常引人注目,铭文为《五溪锁钥》,它位于石壁东端,丹山寺正下方,离水面约五六米,面对大江,过往船只游客都能看到。这方石刻的刻写年代为“民国十年五月”,作者为田镇藩。与其他石刻相比,有两个特点,一是面积最大,长约两米,宽约一尺二寸,二是时间最短,民国十年,即一九二二年,距今还不到一百年。《五溪锁钥》字迹苍劲古朴,风韵优雅,可谓功力深厚!然而多年以来,这方石刻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其作者的生平事迹更是鲜有人知。近年来,随着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加强,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丹山石刻群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这些石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经过文物管理部门和文史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一批文献资料上没有记载或未知其作者和题刻年代的石刻逐步被揭晓,丹山石刻的研究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五溪锁钥》的题写者田镇藩究竟何许人也?现将笔者多方搜寻得到的材料公之于众,以飨读者。
田镇藩曾经参加湖南新军,至辛亥革命前夕,已升任湖南独立混成第二协(旅)第二标(团)标统(团长)。辛亥革命爆发后,清军疯狂反扑,退守武昌的义军势单力薄,情况危急,遂发通电向各地求援,“务请诸大督都迅速调拨老练之兵,携带枪弹并机关枪,新式快炮,星夜来鄂援助!”各地接到通电后,纷纷起兵响应,湖南派出了湘军劲旅,人称“兵经训练,官长多有学识;器械最新,治军亦有法,故为湘省各军之冠”的独立混成第二协。这支部队是由原新军第五十标扩编而成,协统是梅馨,第一标标统姚宏陶,第二标标统田镇藩,第十五标标统杨万贵。全旅18000人,在湖南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每人配备了一支新式德国造步枪,各标还配备了新式德国山炮、野炮数十门,重机枪数十挺。全旅除7000新兵留在长沙训练外,其余11000人与广西独立混成旅及学生敢死队合编成湘桂联军,于一九一一年十二月五日从长沙乘船出发,抵达武昌上游之金口驻防,后又过江驻扎大小军山。在风雪中与敌拼杀两个多月,敌后奔袭数百里,连克蔡甸、新沟等地,最后攻克孝感,捣毁清军驻湖北总司令部,占领孝感火车站,将清军第一军驱逐出湖北,其军威所至,望风披靡!为黄孝战役取得最后胜利立下大功!黄孝战役结束的第三天,即一九一二年二月十二日,清廷被迫发布退位诏书,从而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创了中华民族一个伟大的新时代!仅以上事迹,就足以使人肃然起敬!
田镇藩,作为一名湘军中级指挥官,亲身参与了这场推翻帝制的伟大战斗,冲锋陷阵,殊死拼杀,功勋卓著,为了表彰他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和超凡贡献,民国政府特授予他少将军衔,一九一九年又加授中将衔。
具有戏剧色彩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于辛亥革命期间曾在田镇藩的部队里当过半年新兵,不过他没有上战场直接打过仗,而是留在长沙接受新兵训练。是7000新兵中的一员。半年后,清政府宣布倒台,他认为革命己经成功,于是离开了部队。结束了他一生中的第一次军队经历。当年,毛泽东是否认识他这位当标统的湖南老乡,是否有过什么交往,未见记载,倒是他当兵期间与两位战友结下了深厚友谊,令他四十年不忘。一九一一年十月,武昌起义暴发后,年仅十八岁的毛泽东深受鼓舞,决定投笔从戎,报名参加新军,但当时参军必须要有两人以上担保,毛泽东客居长沙,没有保人,当他正与招生军官争论时,被上士朱其升看到了,于是请来副目(副班长)彭胜友两人为他担保,这才使毛泽东如愿入伍。在部队里,毛泽东得到彭胜友和朱其升的多方照顾,而毛泽东又用自己的文化知识帮他俩及其它人代写书信,讲解时事。三人成为了好朋友。辛亥革命后,新兵部队解散,他们分手各奔东西,一位与一批革命知识分子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并通过艰苦卓绝的长期斗争,终于推翻三座大山,建立起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另两位则各自回归故里,朱其升仍然当铁匠,彭胜友仍然种田。直到四十年后的一九五二年,朱其升看到毛泽东的画像,才知道这位伟大领袖就是当年由他担保加入湖南新军,并朝夕相处了半年的毛润之。心中感到万分高兴和激动,通过再三思考,他麻着胆子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让他欣喜万分的是,过了不久,他就收到了毛主席的回信,信中写道:
其升兄:来信收到,甚为高兴。寄上人民币二百万元(旧币,相当于后来的二百元)聊佐小贸资本。彭胜友尚在人间,曾有信来,知注附告。顺祝大吉。
毛泽东
一九五二年八月三十日
同年十月,朱其升来到北京,见到了他当年这位“新兵兄弟”,毛泽东热情接待了他,请他吃饭,对他当年的帮助,一再表示感谢,并留他在北京住了一个月,回家时,又送了五百万元(旧币)给他作路费和补贴家用。一九五四年,朱其升再次来到北京,毛主席留他住了二十天。一九五六年夏天,朱其升在汉口病逝。
彭胜友于一九五一年三月,收到毛主席的回信,信中说:三月十四日来信收到,甚为高兴。你的信写得太客气了,不要这样客气…… 在信中毛主席询问了他的情况,对他的困难给予帮助,并写信给当时湖南省副省长程星龄,对彭胜友系辛亥革命人士的身份作了证明。使彭胜友得以安度晚年。
田镇藩部于一九二零年九月改编为湖南十二个军区之一,位列第九区,田任司令,司令部驻芷江。一九二一年又改编为湖南陆军独立第十旅。所部二十九团驻辰溪。辰溪潭湾镇存有一块石碑,据碑文记载,该团曾会同当地团防局共同整修潭湾市场,“借款建修米场场屋二十四间”。立碑时间为“中华民国十二年十一月”(1923年11月),但该部在辰驻扎多久,有何作为,何时离境,均未见记载,惟于浩繁的民国史料见到这样一句话:“1926年4月9日,驻沅州(芷江)独立旅旅长姚继虞部移驻洪江。”然而,该旅并未标明“第十旅”,是否就是田镇藩旅呢?如果是,那么旅长又是什么时候易为姚继虞的呢?这些情况都不得而知。遗憾的是,此后,田镇藩将军便悄无声息,消失在大众的视野里!但是,2012年浙江桐庐县政府网在一篇文章里披露:田镇藩于1926年隐归故里,其女儿田肃容定居桐庐,现已年过百岁,田肃容有一女儿。其他信息不详,有待继续查考。
【责编 杨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