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文化资源 发展旅游产业
——县政协文宣组调研辰溪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综合报告
文化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各地竞相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抓住了发展机遇,促进了地域经济的快速和可持续性发展。我县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将其挖掘整合,包装打造,是振兴我县旅游事业的有力举措。县委提出的“一山一水一城”的发展战略,是对我县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精准概括。“一山”即大酉山; “一水”即沅水风光带;“一城”即辰阳古县城。结合辰溪人文旅游资源的自身优势,紧扣创建宜居县城这一主题,打造“一山一水一城”的旅游名片,对促进我县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再现大酉山的辉煌人文景观
巍巍大酉山是史前深厚文化积淀的见证。大酉山,位于辰溪县城的南面。大酉山绵延数十里,危峰突兀,怪石嶙峋,沟壑纵横。放眼望去,形似一幅生动逼真的太极八卦图画。自三皇以来,因伏羲、善卷和张果老的传说,更增添了大酉山的神秘色彩和无穷魅力;因后人的仰慕与崇拜,在大酉山先后修建了善卷墓、善卷祠、祭坛和张果老炼丹池等人文景观;因后人的神往,历代文人墨客和达官显贵,经此丹山埠头,或慕名上山祭拜,或瞻观丹山美景和沅水风光,触景生情,诗兴大发,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因抗战的烽火硝烟,先后在大酉山的梅花村修建了野战医院医疗所,在船儿湾修建了抗战烈士陵园。
善卷,常德枉渚人,帝尧南巡时拜善卷为师,形为一代贤君。尧死后传位于舜,舜让贤于善卷,善卷去而不受,溯沅水而上归隐大酉山。善卷终老仙逝后葬于大酉山。后人非常推崇善卷“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品行,于是修建了善卷墓、善卷祠和祭坛。《辰溪县志·卷五·山川》载:“虞时,善卷隐大酉山……今善卷墓、善卷祠之遗址皆在大酉山之九峰岭。”《辰溪县志》清道光版载:“早在唐大历年间,就有善卷祠祭祀善卷。”
大酉山是德文化的象征,更是延续中华千年文脉的历史见证。秦博士伏胜,避秦“焚书坑儒”而不远千里将书藏于大酉山的大酉洞中。《辰溪县志》载:“大酉洞去邑治里许。在龟山南。旧传有七十五石室,琴案棋局,石床丹墀具焉,盖仙灵之宅也。”见《辰溪旧志·古八景》云:“昔秦人藏书室。”为此,大酉山是“学富五车,书通二酉”的出典处。她与大酉山的穆王天子墓、善卷墓、刘尚将军墓、丹山寺、钟鼓洞、会仙桥、玉笔庵、大酉观、丹山摩崖石刻等名胜古迹融为一体,是最赋盛名的人文景观和旅游胜地。大酉洞分为前洞和后洞,前洞位于大酉山九峰岭,后洞位于潭湾镇唐家山麓。自古以来,大酉山景观以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诗意般的传奇色彩赢得历朝历代文学雅士、达官显贵的崇拜与景仰。
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在流放湘西途经辰阳时欣然游览大酉山,后人因此在大酉山上修建“屈子亭”以示纪念;三国诸葛亮屯兵辰溪时,尽管军务繁忙,但他忙里偷闲上山祭拜善卷,并在大酉山顶修建善卷祠;信奉道教的北宋真宗帝曾游历于此并禅封大酉山,将大酉洞列为“天下道教三十六洞之第二十六洞,号妙华洞。”封禅难却心愿,皇帝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公元1008年)下诏拨银重修善卷祠;明嘉靖进士,官至贵州副使的王世隆(沅陵人)在《酉阳记》里载:“大酉山,即道书所谓第二十六大酉华妙洞天,又即穆天子传所谓穆天子藏书于大酉山、小酉山之中是也,内有钟鼓洞,相传明正统中有樵夫入洞中石室取书,见风即灰灭。山颠为九峰岭,宋真宗常封天下名山福地,兹山亦以名胜得焉,盖必昔幽人志士所栖隐也。”由此,大酉山的文化底蕴可见一斑了。
基于大酉山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地处县城辰沅两岸的区位优势,开发大酉山的旅游资源,再现大酉山的辉煌历史势在必行。为此,建议:
①、成立大酉山规划、建设、开发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大酉山的旅游开发工作;
②、在原有遗址上修复善卷墓、祠和祭坛,张果老炼丹池、屈子亭及抗日烈士陵园;
③、保护好并进一步发掘大酉洞,修复大酉书院,修建楚屏中学、辰溪师范等校舍纪念园;
④增设休闲小道和亭、廊及绿化带。
二、打造沅水十里画廊人文生态风光带
“一水”即上至大伏潭下至箱子岩的沅水风光带。沅水清澈见底,两岸风光旖旎,山峰挺拔俊秀,连绵起伏,蔚为壮观,动人心魄,演绎着许多历史经典和优美传说。辰溪境内自猫山起到马嘴岩长达10余公里的临江绝壁,有“十里画廊”之称。其中“木洲春涨”景观神秘莫测。木洲位于城东9公里处,地处沅水中央,为长2千米、宽500米的梭形小岛,四面环水,风景宜人。每逢春汛,碧波万顷,烟树葱茏,尽管汪洋一片,其洲永不弥漫,水涨洲涨,“木洲春涨”由此得名,为辰溪古八景之一。箱子岩悬棺为文学大师沈从文在《湘行散记》描写的一处名胜古迹。箱子岩悬棺葬位于沅水河畔的船溪乡小溪河村,水路距县城约30余里。从猫山至小溪河沿江的悬崖石壁之上,有数处古人崖墓葬遗迹。泛舟崖下,仰视可见,神秘莫测,令人震撼。
辰溪沅水河地处辰、麻、泸、沅四县边陲,位于常吉高速和邵怀高速之间,区位优越,同时,汉、苗、土家等多民族同胞杂居其间,形成了浓厚的旅游人气。加上两岸周边的锦鸡山、丹山寺、江东寺和皂角坪机场及湘西会战第四方面军司令部抗战遗存,构成了沅水河风光带的靓丽景观,实为 “人在画中看,身在山水游”的好去处。为此,打造沅水风光带一日游景观的建议是:
①以大伏潭电站为起点,江东寺为终点,打造水上垂钓、水上乐园、农家乐等景观休闲区。
②打造“木洲春涨”景观,恢复屈原庙,搜集、整理屈原采橘的优美故事传说;像杭州西湖那样修造十艘木质游船供游客沿路观光。
③打造锦鸡山人文景观:修复锦岩塔、锦崖寺、曹公生祠;修建通往锦岩塔景区的旅游休闲公路,并美化绿化周边环境。
④挖掘、整理沅水两岸景观优美故事传说。
三、恢复千年古县城的恢宏景观
“一城”的经典内涵即辰阳古县城。以辰阳古城为代表的千年古镇是我县厚重历史的象征。辰溪历史悠久,有两千多年的置县历史。县治辰阳,地处辰(水)、沅(水)交汇处。在古代,辰阳古城有“五溪锁钥”之称,是“北达京畿,南抵云贵”的重要水陆通道。正是古城辰阳便利的水运交通,演绎了辰阳古城的经典文化,衍生了古城辰阳的无限商机,造就了柳树湾街区的繁华历史,形成了柳树湾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柳树湾古街区始建于汉,繁盛于唐,鼎盛于清,繁华于民国抗战时期。古街长1800米,宽3.5米,麻石路面。古街两旁为整齐划一的两层木构吊脚楼,沿江吊脚楼建于临江石头上,商铺、茶楼、客店、餐馆、会馆和堂号应有尽有。屈原流放湘西五溪途经辰阳,客宿柳树湾街,站在望江楼上喟叹,吟出了“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的千古佳句;民国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乘船从凤凰经辰水至沅水交汇处,看到对面柳树湾沿江吊脚楼风光带时啧啧称赞为“石头城”。
辰阳古城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柳树湾街现存8个古码头, 29家商家店铺和“湘省三杰”之一的杨任等名人故居12栋。以杨任故居为代表的名人故居有柳树湾陈策故居、张又锐故居和张玉和、艾绍海、刘华峰、马萧萧、黄恒记、顾民岩等名人故居。反清斗士杨任,曾任“湖南西路招讨使”,于1911年10月在常德被旧势力杀害,后被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上将,是孙中山先生的得力干将,与谭人凤、焦达峰等并称为“湘省三杰”。杨任于1880年出生于柳树湾故居。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辰阳文庙、天主教堂、杨任墓、锦岩塔、锦崖寺、善卷祠、祭坛、大酉观和丹山寺等历史经典破坏怠尽,仅存杨任故居、湘乡会馆、奎星阁、柳树湾古街巷、12栋民居古建等几处遗存。最近,水府庙被拆毁令人痛心。为此,保护现存古建,再现古辰阳历史风貌的举措刻不容缓。再现辰阳古城历史风貌的举措有:
①恢复沿河柳树湾吊脚楼及古街巷,创建饮食文化、土特产一条街旅游观光区;
②修缮杨任故居、湘乡会馆、湖大筹备处和奎星阁等公益性古建,创建人文景观休闲区;
③修缮辰阳古城张玉和、艾绍海、刘华峰、马萧萧、黄恒记、顾民岩、豫章小学等民居古建,创建土特产专卖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