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是老父亲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几十年来,他和母亲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孝道的理解。
记得小时候,常跟父亲去粮店买米,那时是计划经济,什么都得凭指标凭“票”,买米更是如此。粮店的营业员是我们家邻居,见到父亲总爱问的一句话就是“这次又买杂粮?”
“嗯”每次父亲总是微笑着点点头。
“爸爸莫买杂粮,杂粮不好吃”每次我都拉着父亲的衣角,摇晃着。父亲一般就哄哄我“好好,下次不买了,下次不买了”。只是有次他很认真地对我说的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当时父亲对我说:“女儿啊,1斤大米的指标可以买2斤杂粮,杂粮是难吃些,但可以省些粮食给外公外婆,他们那是移民库区,田太少,根本吃不饱,我们要有良心,不能让老人家饿肚子”
更让我难忘的是---母亲凭着自己的一双巧手,“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硬是几年不给自己添置一件新衣服,省下几丈布票,给小姑制办了一套嫁妆。奶奶摸着其中一床当时少有的的确良被面,感动得热泪盈眶,握住我母亲的手哽咽着说了句“难为你啦……我的好儿媳啊……”因为想做件的确良衣服而不能如愿的我,嘟着嘴埋怨母亲“孝孝孝,难不成你连姑姑都要孝啊……”母亲满怀歉意地对我说:“明年一定给我的满女做件漂亮衣服。其实对你叔叔、姑姑的关顾,就是减轻爷爷奶奶的负担,让爷爷奶奶开心,也是对他们的孝顺啊”。
从当年的懵懵懂懂到如今不惑之年的我,逐渐明白也理解父母了的良苦用心,更是懂得了孝的真谛:孝道是思想,是态度,孝道是文化,是行为,孝道是素养,是文明。父母的言传身教,从小的耳濡目染,我们四兄妹打小便养成了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的习惯,以减轻父母的负担,长大以后更是争着以自己的方式孝敬他们,有什么好吃的也会习惯性的第一时间送给父母。尤其是从思想情感上尊重父母,经常回家看看他们,把生活、学习、思想情况告诉父母,陪他们聊聊天,谈谈工作,在得到父母的意见和教导的同时也让父母不感到空虚和寂寞……
我们对父母长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儿子,十岁的他就知道在我工作累了时,会主动帮我捶背、按肩,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三病两痛时还能为我煮面、端水送药;特别是在我心情欠佳时,他更象小男子汉一样安慰我,逗我开心……儿子还小,虽然说不出什么豪言壮语,但他幼小的心灵己经明白尊重父母关心长辈是他应该也必须要做的事情……
孝是什么?
有人说是对父母的关心!
也有人理解成是对长辈的爱护!
孝是什么?
生活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孝其实就是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
【编辑 张文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