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溪新闻网>旅游文化>文艺创作>正文
藏在心中的“拜年”
来源:县矿产资源征收管理局    作者:周昕    编辑:陈仕国    时间:2015-02-25 14:53:02

  走过了“半百”,许多经历都忘得一干二净,但儿时那个让我欣慰的“拜年”还是忘不了,在我的心中还是那样刻骨铭心。

  说到“拜年”,人们自然便联想到春节前后那铺天盖地的短信,或亲戚朋友间的走动。短信拜年虽然省事,但我总觉得年味淡了。这里我要说的是我童年时在湘西老家的那个“拜年”。

  老家湘西的习俗是:大年初一早晨小孩一爬起来就开始拜年了。大约是早晨六点,公鸡叫过三遍后,天正麻麻亮时,寨子里正响着锣鼓声,各家各户就开始放鞭炮。鞭炮声一过,我就迫不及待地和兄弟姐妹们出去拜年了。

  那时候小孩盼的是过年。全国人都为缺吃而惶恐不安,见面“吃了吗?”的问候变得实际而有内容。饱肚子成了人们最迫切的理想。享受国家保障的干部每月粮食定量是二十八斤半,按说不少,可总是不够吃。大家的饭量都很大,因为没有油水,每月二两油半斤肉。农村就更差了。不少大人的腿都肿了,一按一个坑。学生也只好劳逸结合,半天上学半天休息,体育课就干脆休息,因为常见有跑着跑着就昏倒在操场上的学生。小孩越长越细,细脖子顶着个大脑袋,晃晃悠悠的,样子很难看。青年人也脸色黯淡无光,骨瘦如柴像个电线杆儿。大家活在饿里,越饿就越想寻找吃的东西。于是“拜年”成了孩子们最有劲的事了。

  伴随着“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我们一群孩子沿着狭窄不平的村路,深一脚浅一脚地挨家挨户拜年。当然,这年也不是白拜的,到了长辈那里,喊完称呼,并带上“新年好!”之类的话语后,老人家也总是笑呵呵将手伸进放在床头的箩筐里,摸摸索索地掏出一沓年糍粑,然后一人一个小心翼翼地递到我们手上,说:“孩子,给你个年糍粑吃!”

  “越给越有!”我们接过年糍粑高兴地谢说。其实那时的拜年,就是冲着那个年糍耙块去的,主要是为了填胞肚子,因为拜年得的东西大人都不管,全归自已享用。拜年的时候,我的嘴也会变得特别甜,包括平时因为腼腆而不怎么打招呼的,我也会“啰嗦”几句,至于多叫几声婶子大爷的,我也是满不在乎的,只要给个年糍粑就行了。

  有时候,来到关系比较近的亲戚家里,还会有额外的惊喜,他们除给个年糍粑外,会多给我一些其他东西,这时,我也是非常自觉的少拿一些,见此情景,亲戚便一把将我拉到身边说:“这孩子,太懂事了,其他的少给点算了,小龙必须多给点。”说着,他们便硬是把那些糖塞进我的口袋,还会顺便再给装上一把花生、柑桔、爆米花或是瓜子之类的东西。最让我喜出望外的当然是亲戚给个两毛三毛的压岁钱。这个钱我认真地折好,放在最贴身的衣兜里,因为在学校伍分钱可吃一份热菜,一毛钱可买包“沅水”牌香烟抽啊!

  童年现在,往事如昨。踩著岁月的脚步,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改变良多,却总是在回眸的瞬间看到了时间的深情与残酷。曾经的微笑不变,其他的一切都变了,真是流年如梦。童年是清苦的,但每每想起“拜年”,心里却是甜丝丝的,那是铭刻在我心灵深处永远都不会忘记的一段美好情景!

  【责编 陈菲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