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溪新闻网>旅游文化>人文旅游>正文
辰溪的传说
来源:    作者:    编辑:陈仕国    时间:2013-09-09 11:08:44

  辰溪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除了四千多年以前就能吸引善卷这样的大人物到辰溪来,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据古书记载辰溪曾经被叫做辰陵,那是《春秋左传宣公十一年》的时候也就是公元前598年就记载了楚王曾经和中原几个小国会盟于辰陵。正是因为历史悠久,所以就会产生很多传说。

  辰溪最古老的传说莫过于关于伏羲和女娲的故事。(详见笔者父女合著的《用楚国方言读楚辞·离骚》)因为有伏羲和女娲的故事,所以有很多相关的传说围绕在这些故事的周围。现在稍加举例如下:(1):渔网是伏羲发明的,地点在今天的辰溪桥头乡的鱼网溪。(2):蔴是伏羲最先使用的。因为要织网,所以要选择一样能织网的东西,最后伏羲选择了火蔴冲的火蔴。(3):世界上第一副磨是伏羲打制的。伏羲和女娲兄妹滚磨结婚的磨传说是伏羲亲自打造的。(4)陶器是伏羲首先发明并且使用的。关于陶器的发明和使用已经为考古所证实。在湖南省考古队于辰溪松溪口的考古中挖得了7800年以前的陶器砵子是最好的证明。(5):也许有人会问,打制石磨没有金属是不行的。这就要说铜了,据满延长先生考证,发明并且使用铜的也是伏羲。辰溪潭湾的铜山就是当年伏羲采铜炼铜的去处。满延长先生告诉我,他曾经从麻阳铜矿弄得一张铜的化验单,那上面记得清清楚楚,辰溪的铜没有白银的共生成分。他告诉我一般情况下铜和白银是共生的,唯有辰溪的铜里面没有白银共生。他还和我说过,如果有办法拿到一份四川三星堆的铜的化验单,就可以证实关于伏羲发明和使用铜的证据。他相信三星堆时期全国铜的开采只不过一两处而已,不可能象现在这样到处都有。满延长先生还说他考证过,当年蚩尤发明并且使用铜制成了剑并且使用剑打败了炎帝和黄帝的军队,也是用的辰溪的铜,炎帝方面发明且制造了箭,这才最后打败了蚩尤。关于辰溪的铜,地点在辰溪却被叫做麻阳铜矿的矿洞里曾经挖得一些古时候的坑道木,经过现代技术检查是两千多年以前的人开矿时用的。这足以证明几千年以前辰溪就在开铜矿。(6):关于女娲补天,其实不是我们头顶上的天塌了。是辰溪可以通向天堂的流沙溪源头的洞中垮塌了,于是女娲把那里用石块砌好,是为补天。满延长先生还说过他曾经有个朋友在开煤矿时挖出过当年女娲补天的石墙。(7):关于穆天子,除了有历史记载以外还有很多传说。传说当年穆天子西行,用八匹龙马拉着一大车的资料来到辰溪,考证关于伏羲和女娲的史实,一路风餐露宿加上年纪大了,不幸病死在辰溪。临死以前穆天子要儿子把自己就埋在辰溪流沙溪源头的洞里,由于那洞是人们从那里通向天堂的路,而穆天子认为正是那洞使得辰溪成了阴阳不分的地方,所以他要用自己的坟墓封堵那条通向天堂的路。果然穆天子的儿子把穆天子埋在了辰溪。但传说穆天子的儿子从来不听穆天子的话,总是与穆天子唱反调。所以,穆天子临死以前要求他的儿子给他一副石棺材不要做铁棺材。谁知穆天子的儿子却认为自己从来没有听父亲的话,现在父亲死了也应该听一次父亲的话。于是,穆天子的儿子用一副石头做的棺材把穆天子埋在那个通向天堂的洞里的通向天堂的一条天河的一个磨心岩上面。穆天子的本意是要自己的儿子做一副铁棺材,铁棺材容易锈通,自己就能够很快翻人身。但谁知道儿子给他做了石头棺材,因此永远翻不了人身了。(8):辰溪的中南门码头,是一个可以通天的码头。屈原在《离骚》中有这么一句诗:“朝发韧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自古以来的楚辞大家都认为:“天津,即银河,古代也叫天河,天汉,天江。”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大家只要翻一翻字典就清楚:津是码头的意思,天津是通天的码头的意思。辰溪的中南门码头为什么又是可以通天的码头呢?在辰溪有这么一个美丽的传说:在穆天子到辰溪最后用自己的坟墓封了可以通向天堂的路后的一天,辰阳长组织辰溪人打皇醮,什么准备都做好了,单单没有天帝的金印,于是辰阳长贴出布告,通告辰溪人不论是谁,只要从南天门取来天帝的金印奖尝黄金一百两。话说辰溪南庄坪有一个樵夫,担一担柴火到辰溪卖,看见好多人在看告示就上前去打听:“布告讲什么?”旁边的人一看问话的是个不识字的樵夫就耍他说:“是到南庄坪取称,只要取来称,奬黄金百两。”樵夫一听这是多么容易的事,就上前撕了榜文。到官府一问,根本不是什么南庄坪取称,而是去南天门取印。这一下樵夫急了,他可没有去南天门的本事,想推了不干了,官府又不同意。急的樵夫在河边长哭。据老人流传樵夫哭的地方就是现在辰溪县辰阳镇望江楼那地方。樵夫哭到午夜,突然听到有位老人叫他不要哭了,并且告诉他中南门码头外的滩坪边从第二天起连续三天有人划无底船去南天门,只要准时赶到搭船就可以去南天门取天帝的金印。樵夫由于哭泣,但限于官府压力大,第二天还是去了。但由于睡过了头,到地方时已经过了五更,没搭上船。第二天又去晚了还是没有搭上船,第三天早上樵夫准时到了中南门码头,刚五更天的时候,果然有人划一只无底船来了,停在码头外滩坪边,船一停下划船人下船走了,樵夫趁机爬上了船,坐着不动。又过一会划船人回来了,划着船直上南天门而去。樵夫按老人的指点紧闭眼睛,只听得阵阵风声,不久听划船人叫“到了”,开眼一看,果然南天门就在眼前,天帝的金印就挂在南天门上。樵夫拿着金印回到船上,又搭无底船回到了中南门码头边,等待天亮以后向官府交了金印,领了百两黄金回家去了。因为有这么一个美丽的传说,所以辰溪的中南门码头才是可以通天的码头。(9):白竹坪:辰溪的柿溪有一个地方叫白竹坪,那地方有一条溪水清清的小溪,名叫“白水”,而穆天子游了舂山以后到当地游玩,受到当地人的热情款待,于是穆天子赐白竹给当地人,由是当地被叫做白竹坪。笔者曾经建议辰溪县委政府把白竹用现代技术加以繁殖,那就可以形成天下奇观,是开发旅游的好地方。(10)辰溪龙船岩有个地方叫庙堂湾,大家知道“庙堂”一般是指朝廷,那地方难道与朝廷有关吗?有这么一个故事,明代的朱允炆被明成祖把他赶出南京的时候,朱允炆带着他的几名大臣逃亡到了位于龙门溪中游的一个地方并且居住,然后在那里安了家,并且将自己改姓为余。如今上到贵州,下到常德姓余的都是他的后人。(11)辰溪的其它地方还有不少传说,但都是与当地有关,笔者没有做详尽的考证,恕不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