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会现场
参观涂西畴的纪念馆
观看纪录片
涂西畴(左二)与陈策、张育民合影(1951年 摄)
离休后的涂西畴
红网辰溪站8月7日讯(记者 米承实)8月6日上午,纪念涂西畴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辰溪县举行。省民盟专职副主委赵为济,湖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唐亚阳,县领导向玉超、瞿布英、舒象忠、郑长虹,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及涂西畴同志亲属代表等70余人集聚一堂,共同追忆他革命的一生,缅怀他的光辉业绩,学习和弘扬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激励全县干群疑心聚力,推动辰溪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涂西畴同志是辰溪籍老红军,无产阶级革命革命先驱,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湖南著名的教育家和经济学者,湖南民主同盟的创始人和湖南和平起义的重要领导人,湖南省荣誉社会科学专家。
涂西畴同志1913年出生于湖南辰溪县,1937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参加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赴山西后转到延安,投身抗日救亡革命运动。1938年回辰溪参加"辰溪抗日自卫队",任大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初回湖南参加中共湖南省工委策反程潜、陈明仁起义的地下活动。解放后历任湖南大学教务长、湖南财经学院院长等职。
座谈会由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向玉超主持。与会人员观看了纪录涂西畴同志百年人生的纪录片《高山景行》后,副县长瞿布英代表辰溪县委、县政府致辞,与大家共同学习涂老先生的革命精神。
在接下来的座谈中,涂西畴的儿子涂启能总结回顾了父亲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的历史功绩,并且对父亲深入实际、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的工作作风表示支持与肯定。亲属代表涂德军在座谈会讲到我们要在缅怀老先生的同时,继承和弘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学生代表陈真诚说,涂老先生不仅仅是一位革命家更是一位优秀的老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严谨治学,鼓励从青少年时代就志存高远。民盟怀化市委副主任莫敬清说,涂西畴老先生能文能武,为家乡的经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鼓励大家以涂老先生为标杆,继承他学以致用的工作态度和刻苦钻研的工作作风。湖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唐亚运介绍了涂西畴老先生的办学历程,始终坚持自己的理念,无论在办学的过程中遇到怎样的难题都绝不退缩。民盟湖南省委专职副主委赵为济在座谈会中肯定了涂西畴同志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表示以涂西畴老先生的一生来激励今人,勉励来者,学习他的伟大思想品格和崇高的革命精神。
会上,还为每位与会人员赠送了由县电视台台长涂德胜编撰的《此生何求》涂西畴生平传记,共同学习革命前辈的远大理想和献身精神。
会议号召从三个方面学习涂西畴同志伟大的思想品格和崇高革命精神。一是学习涂西畴同志对理想信念无比坚定,对当和人民无限忠诚。二是学习涂西畴同志勇于追求真理,善于开辟工作新局面。三是学习涂西畴同志严于律己、公道正派,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优良品质。
5日下午,亲属和学生代表还驱车赶赴辰溪县后塘瑶族乡漩湾村——参观了涂西畴故居和涂西畴纪念馆。
新闻链接:
涂西涛同志,别名先求,1913年6月出生于怀化辰溪县后塘一个农民家庭,在青年时代就追求真理、痛恨黑暗的旧社会,是一个以身许国的革命先锋。
涂西畴同志1936年考入湖南第一师范学校,1937年冬,参加了湖南一师由30多名学生组成的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到延安,入陕北公校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曾和大部队一道与侵华日军开展游击战。1938年夏,他从陕西回到湖南辰溪,发动群众组织了一支有100多人参加的梭镖鸟枪队,后他率队加入了“辰溪抗日自卫团”并担任大队长。“辰溪抗日自卫队”的进步举动,引起了国民党的恐慌,湘西宪兵团设计毒害涂西畴,他因中毒卧床4个多月,险些命也丢掉了。
1944年,涂西畴毕业于中山大学法学院,留校经济系任助教、讲师,1946年受党组织的委托他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会,任中山大学民盟领导小组组长,组织盟员参加地下党组织的革命活动,多次参加与组织了中山大学师生“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游行示威活动。
1949年春,涂西畴同志经湖南省工委统战工作组组长余志宏推荐,担任湖南大学经济系副教授及策反程潜小组的副组长,兼军事代表。他成功地策反了国民党军统大特务张严佛,宪兵团长姜和赢,保安团团长刘鸣球以及陈明仁将军的参谋长文于一,国民党空军大托铺机场负责人蔡晋年等。在这些紧张的秘密活动中,他始终表现沉着、机智、冷静、无畏,为湖南和平解放立下了汗马功劳。1949年7月,白崇禧撤离长沙时,授意陈明仁在解放军进城前爆破长沙城里所有的交通设施,隧道、仓库、军药库和工厂等重要建筑设施。得知这一消息后,涂西畴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将设在开福寺的军火库迅速转移,将白崇禧的爆破队赶出长沙,使长沙城在和平起义前免遭了一次大劫难。1949年8月8日,大将肖劲光在韭菜园亲自接见了涂西畴同志,称赞他为湖南和平解放“出了大力,立了大功”。
涂西畴同志是一位学有专长,造诣颇深的学者,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其著作甚多,有《奥地利学派庞巴克经济学说体系的批判》、《论城市经济发展的特点》等四十多篇论著,并译有《产业革命》,他致力于区域经济学研究,撰写出版了《中国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和《世界区域经济研究》两部专著,首次承担我国第一次“区域经济研究课题”。
长沙和平解放后,涂西畴任湖南大学副秘书长,经济系主任。1954年,涂西畴担任湖南师范学院筹委会副主任、副院长,创建了湖南省第一所师范本科院校。1958年,他奉调参加在中南土建学院基础上恢复湖南大学的重建工作,并担任湖南大学教务长,在此期间,他创办新科系、狠抓教学质量,全面恢复了湖南大学的教学科研工作。1979年涂西畴调任原湖南财经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1981年任院长,1986年他成为学院历史上第一位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他担任原湖南财经学院领导期间,通过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扩建校舍,增设科系,狠抓教学质量等一系列工作,使学院迅速得到了恢复发展。涂西畴同志一直担负了繁重的领导工作,但他从未放下过教书育人工作,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研究生和本科生。
原湖南财经学院建校三十周年时,他曾作七言诗一首,对原师生寄予厚望:“春华秋实三十年,喜看桃李更争妍,党国已定富民策,急需英才创伟业,四代接班任更重,五洲风雷震云天,仍须园丁勤灌溉,应将余热洒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