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溪新闻网>旅游文化>人文旅游>正文
风雨柳树湾下
来源:    作者:    编辑:陈仕国    时间:2013-01-06 16:26:32

  沅水是辰溪的血脉,他造就了辰溪人血性、淳朴、自足的个性。不同的是,柳树湾的居民在与外来人员接触交往的同时,性格中融入包容,开阔的情怀,让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在中国近代,柳树湾一批批儿女走了出去,成为时代的中流砥柱。

  在柳树湾杨家巷内,有一栋古色古香的窨子屋,它是辛亥革命著名的湘省三杰之一——杨任烈士的故居。

  杨任原名锡庶,字晋康,早年肄业于东斌陆军学校,后东渡日本,并追随孙中山和黄兴,成为同盟会主要成员。辛亥革命前夕,杨任受命回湖南与谭人凤、焦达峰一道领导湖南的革命运动。

  为扩大革命力量,杨任回乡宣传革命思想。杨任的家乡之行,唤醒沉睡中的家乡人民,县内米永基、龚超汉、马中岳等一大批有为之士先后加入了同盟会。虽然1911年,杨任在常德惨遭杀害,但是他的革命理念,民主思想,在辰溪广为传播。一批新生力量,接过杨任未完成的事业,在辰溪掀起一股民主革命热潮,并先后成立了农民协会、妇女协会、国民党辰溪县党部,外国人传教的福音堂,柳树湾一带成为革命活动中心。

  抗日战争时期,辰溪县城依山傍水,水合两江,地理环境非常险要,成为革命大后方,抗日民主进步力量与日俱增,并于1938年,在柳树湾马房巷成立中共辰溪临时县委,首任县委书记何良同志,在小巷利用职业作掩护,指导抗日救亡活动,并在这里接待了周立波、胡乔木等中共要人。

  如今这栋小屋,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小巷那些红色的印记,将泽被后世,他们的名字,将载入中国史册,流芳百世。

  他们分别是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8师师长马叔明将军;

  东渡扶桑留学的一代名流马公武;

  原湖大法学院著名教授杨锡典先生;

  名老中医杨锡焘先生、杨自铮先生;

  中国著名外交家刘晓

  …… ……

  往事杳杳,拂去岁月的烟云。往日商贾云集,店铺林立,人声鼎沸,百舸争流的峥嵘岁月,已化作尘埃,今日的柳树湾已失去了曾经的色泽,尽显破败。那饱经沧桑的老人;临街叫卖甜酒的大婶;依街玩耍的孩童,如同隐隐泛黄的老照片,在岁月的洗礼中淡定从容。

  他曾有的繁华,我看不到;他现在的沧桑,我却无从分享。我终只是个过客,来时云淡风清,去时思绪万千。柳树湾那斑驳的防火墙;飞檐向晚的城影;经历岁月磨练的门槛;声音嚣远的鸡鸣犬吠;低低矮矮的墙角窗棂;纯朴热情的街坊邻居,将定格在我的记忆中,成为永恒。

  柳树湾像一个被时光车辙碾过的传说,在不经意间流露的是对一段诗酒年华的追忆,关住的是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落寞,开启的是这里摇曳缤纷的另一种可能。

  县粮食局 吴 飐 编辑 米承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