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辰溪新闻网>创全国文明城市>思想道德>身边好人>正文
婶婶为母十七载——刘爱珍抚养侄儿侄女的故事
来源:    作者:    编辑:陈仕国    时间:2014-04-16 08:15:47

从辰溪县城去怀化市的路上,途经该县石碧乡,从石碧乡一个名叫岩地的村子进去,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水泥乡道,不过几分钟的车程,便到了钟家人村,这个村子几年前就被评为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口立着一个牌坊,牌坊上刻着一副对联,标示着这些年来村民们新的生活面貌和精神面貌。进入村子,马路两边是样式各异的小楼房,红色绿色的琉璃瓦屋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整个村庄显得干净而宁静。

  在接近村子末尾的地方,在一幢高大的楼房的旁边,刘爱珍的家就在那里,黑瓦青砖的四间瓦房,外加一间厨房,在楼房林立的村子里显得非常不起眼,却收拾得很干净,显示出主人家的能干。眼见着乡邻们都将一栋栋平房换成了楼房,刘爱珍感叹,这些年来能走过来已经很不容易了,一结婚就是欠债户,然后生养孩子,四个孩子上学,无论怎么白天黑夜地做,还是不够开支,负债累累,直到前两年才还清所有的欠款。现在,孩子们都大了,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盖小楼房是迟早的事。

  刘爱珍没有受过学校教育,自己的名字都写得歪歪斜斜,更加不知道“道德”两个字怎么写, 但却以自己的行为诠释了道德的涵义,为世人树立了道德的榜样。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她十七年如一日对侄儿、侄女不离不弃,精心抚养教育的故事在当地广受称赞。

  一

  刘爱珍出生于1960年,4岁时父亲不幸去世,母亲拖着两个孩子无奈改嫁到辰溪县潭湾镇的一处贫困农民家庭,在新组织的家庭中,5个孩子她排行第一。由于家庭贫困,她没有机会上学,几岁就帮助家里干活、带孩子。13岁的她已经成为家里的一个劳动力,跟着大人去田地里干活挣工分。她性格坚强、吃苦耐劳,十多岁干的活跟大人一样,为了多挣点钱,她白天干农活,晚上还要用竹子编成箩筐、筲箕等农用器具。每逢农历初三、初八镇子上赶集便拿去卖。尽管这样,由于家里孩子多,她还是经常吃不饱饭,为了照顾年纪小的弟弟妹妹,经常自己饿着肚子,把少得可怜的食物给弟弟妹妹吃。

  1980年,刘爱珍20岁,嫁给了辰溪县石碧乡钟家人村五组村民钟吉亚,钟吉亚6岁时已经父母双亡,家中6个兄弟姐妹他是最小的,小时候饥一顿饱一顿,在哥哥姐姐和亲戚们的帮助下才得以长大。结婚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借了二哥钟吉尽的一间房住着,后来还了盖房子所欠下的石灰钱、砖瓦钱几千块,夫妇俩才有这间房子的所有权。为了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刘爱珍起早贪黑地干活,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两个女儿也越来越大了,一间房子住着日显拥挤,1986年,刘爱珍用她辛苦积攒的几千块钱加上贷款来的一千多块钱顶下了大哥钟吉优住的两间房,从此拥有了一栋三间平房。但从那时开始家里的经济压力也大了,要还贷款,两个女儿也陆续上学了,青黄不接的时候,经常没米下锅,她就拿着一个小盆去借米,东家几斤、西家几斤,等到稻谷收了,再一家一家还。钟家人这个地方民风纯朴,从来有互相帮衬的好传统。

  二

  1992年冬,二哥钟吉尽所工作的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二哥不幸被炸成重伤,进医院后不治身亡,丢下一个儿子、两个女儿由二嫂孙公妹一人抚养,孙公妹一方面要挑起家庭的经济重担,一方面要照顾年仅两岁的小女儿钟小金,疏忽了对儿子的教育。儿子钟小玉从小异常调皮,没了父亲后,母亲更加管不住他,经常在外面过夜,跟一帮坏小孩混,偶尔还偷鸡摸狗。苍天无眼,祸不单行,1994年夏的一天中午,天气非常炎热,孙公妹挑着一担化肥去稻田,途经村子里的大溪时下去洗澡,久久不见上来,几小时后捞上来,已经死去多时,得到这个消息时,刘爱珍夫妇正在田里干活,飞快地跑到大溪边,见二嫂已经没救了,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从小相依为命的二哥没了,接着二嫂也没了,刘爱珍夫妇的心里非常难过,谁说老天有眼?这么苦过来的人好不容易成了家生了孩子又让老天收了去,老天真的太不公平了。二嫂实在是死不得呀!她死了三个孩子怎么办?刘爱珍越想越伤心,泪水跟汗水混在一起,整个人像刚从水里捞出来。村子里的人们都为这件事感到难过,也都为三个孩子的未来担忧,毫无疑问这是近些年来村子里发生的最悲惨的事。

  当天晚上,刘爱珍夫妇通宵在二哥家处理后事,当时二哥的大儿子钟小玉只有12岁,上小学五年级,二女儿钟小凤只有8岁,上小学二年级,小女儿钟小金只有4岁,还没有上学。亲戚们办完了丧事后就开始商讨三个孩子的去向,当时信息闭塞,不知道远近哪里有孤儿院会收养孤儿,再说,也不忍心把孩子们送去孤儿院生活。钟吉亚剩下的5个兄弟姐妹家庭条件都不好,各有各的困难,经过协商,大儿子由钟吉亚夫妇抚养,二女儿由孙公妹的弟弟孙家国抚养,小女儿由钟吉亚的三姐抚养。就这样,刘爱珍的家里变成了五口人,三个孩子上学,大女儿上初一,二女儿上六年级,侄儿上五年级,家里的负担更重了。

  1996年,钟吉亚的三姐夫被查出患了癌症,治病花了不少钱,最终还是治不好,三姐家再也无力抚养钟小金了,于是钟吉亚夫妇又承担了抚养钟小金的责任,那时候她上小学二年级,学习成绩也很好。于是家里又增加了一口人,日子更加艰难了。

  多年后回忆起这段经历,钟吉亚都无限感慨,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妻子毫无怨言地与他共同承担抚养侄儿侄女的重任,并且从未放弃过,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啊!作为一家之主,多年来,他也付出了很多,不过,处理家庭琐事的还是妻子,家里没米了,没油了,孩子的学费、补课费、生活费以及有关孩子都是妻子一手料理,并且,无论严寒还是酷暑,田地里的农活妻子都抢着做,妻子确实为这个家付出了太多太多,世上恐怕再难找出第二个这么好的妻子了。

  那时候农村还没有实行义务教育,四个孩子上学一个农村的家庭是不可能承担得起的,同龄的很多孩子都上不起学了,但钟吉亚夫妇从没有过让孩子们辍学的念头。由于自己小时候没有机会读书,不识字、没有文化的苦他们常常深刻地体会到,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家里的收入只能靠种田地和养猪,刘爱珍省吃俭用、想方设法挣钱供孩子们上学。每天五点多就起床,去山上砍柴、割猪草,早上10点多回家做早饭、喂猪,吃完早饭去田地里干活,下午两三点回家吃中饭,吃完饭又去干活,一直到天黑……她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着这样的日子。

  卖掉多余的稻谷、菜,卖掉养肥的猪,挣来的钱供孩子们上学,碰到洪涝灾害或者小猪生病死掉,还会赔本。即使一切都顺利,每年挣的钱也不够六口人吃饭、四个孩子上学。孩子们捡别人的旧衣服穿,偶尔过年会买一件新衣服,不买零食吃,不吃肉;每学期都拖欠学费,到稻谷收了才有钱交,不够就得借,亲戚朋友到处都借过了。

  严寒的冬天,她每隔一星期都会挑一担衣服去洗,红肿的手背上长满了冻疮,一痛就是一个冬。刺骨的冰水,洗完衣服后常常是很久很久,手才能恢复知觉,还不能烤火,一烤火就钻心地痛。为了省钱,她自己生病了能挨就挨过去,但无论哪个孩子生病了她就很着急地去买药或者带孩子去打针。

  夏天是蔬菜成熟的季节,她每年都种很多长豆角、茄子、西红柿和辣椒等,凌晨四点多起床去地里摘了菜,回家择了、洗干净了,六点多出发,常常是背个大背篓,一背就是七八十斤,压得背都驼了,或者是挑副担子,照样压得腰都直不起来,走二、三十里路去城里,不管天晴还是下雨,有菜就得去卖,她背着一大背篓菜,艰难地从人群中挤出,黑黄的脸上汗水流成了线,瘦黑的腿上青筋直冒。找到合适的位置,她把菜放下,开始招揽顾客,希望早卖完回家干活。那么多年了,她卖菜从来舍不得坐车,常年累月在村里到县城这条路上肩挑背负,可以说是汗水洒一路、辛苦难言说。她卖完菜也从来舍不得在城里吃顿饭,总是饿着肚子回家,回家后还得给孩子们做饭吃。她只能这样坚强和劳苦,为了孩子们的将来能更好。

  钟小玉从小性格倔强、脾气坏,接连遭遇重大变故后,更加变本加厉,又很叛逆,初到叔叔婶婶家时,一点都不服管,成天地不见人影,婶婶做好饭,在家里扯着嗓子喊他回家吃饭,不见回应,满村子找,才找回来吃饭。经常夜不归宿,被叔叔婶婶骂了几次,叔叔有一次差点动手打他了,他才收敛一点。有时候晚上很晚了还不回家睡觉,叔叔婶婶就出去找,在叔叔婶婶家待了一个多月后,他的健康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最初母亲去世时,由于营养不良他的头发都是黄黄的,一个多月后,头发有了光泽。他有点惧怕叔叔,却不怕婶婶,经常脸红脖子粗、怒气冲冲地对着婶婶,气得她直流泪。有一次,那是他辍学后不久的一天,他早上起床吃了早饭,就想出去玩牌,婶婶叫住他,让他没事别出去打牌,就在家里玩,他不愿意,就对婶婶嚷嚷:我知道我不是你亲生的,你一直都看我不顺眼!婶婶当时气得愣在那里,千思万绪顷刻涌现出来:为了把你们养大,我这么辛苦,为了让你学好,我不厌其烦千遍万遍地教导你,你不但不领情,还这样说我!多年的委屈一下子上了心头,眼泪就哗哗地流下。转念一想,他毕竟是小孩子,还不懂事,过早死了父母也很可怜,教育孩子应该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

  初中寄宿后,钟小玉每星期回家一次,带上下一星期的生活费,每次回家,婶婶都对他说,不要在学校玩,要好好读书,生活费别用来玩,买点自己爱吃的菜。由于他是男孩,每星期拿的生活费比两个堂姐都多,但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初中寄宿后,不像在家里那么约束了,学校离家有一段距离,叔叔婶婶管不到他,他就迷上了玩游戏机,一学期旷了两百多节课,还欠了游戏机老板一笔钱。婶婶装了一麻袋米,送到游戏机老板那,以米抵钱还了债。老师念他是孤儿,没有开除他,但他自己实在读不进去书了,初二就辍了学。刘爱珍想,读书也不是唯一的出路,他实在读不下去了,硬要强迫他去读书也没有用。于是就找个师傅让钟小玉去学装修,他不愿意,他想去打工。刘爱珍就托付一个熟人带他去打工。每年回家钟小玉都是两手空空,刘爱珍一点都没怪他,年纪不大外出打工不容易,况且这些年钟小玉脾气改了不少,能够独自讨生活,这让爱珍夫妇很欣慰。

  钟小金到叔叔婶婶家里时才刚上学,由于从小由婶婶教育,比钟小玉懂事很多,从小知道帮助婶婶做点家务,小学时成绩很好,初中后成绩有所下降,高中课程难度加大,学习成绩更加不如从前,高二时自己实在不愿意读了,叔叔婶婶哥哥姐姐劝说无效,最终也辍学了,外出打工过上自食其力的生活。刘爱珍的两个亲生女儿非常听话,读书非常勤勉。大女儿钟晓芳考起了大专,目前在长沙一家公司当办事处经理,小女儿钟若尘考起了北京工商大学,现在怀化学院工作,刘爱珍千辛万苦盘儿女们读书总算有点回报。

  三

  2008年,钟小玉结婚了,并且于08年年底在医院生了个儿子,进医院那天是腊月二十七,刘爱珍自始至终陪在医院照顾他们,大年三十都是在医院过,一直到正月初三才回家。他成家生子了,叔叔婶婶终于松了一口气,多年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花,肩上的重担也终于减轻了。村里人也都感慨,这个孤儿终于成家了。

  农村不好挣钱,他又没有手艺,只能出去打工来养家,一个人在外挣钱养三个人没有多余的钱可以存,于是夫妇两个人都出去了,由婶婶照顾小孩。刘爱珍特别疼爱这个小孙子,家里的玩具、零食一大堆,大概是自己的孩子小时候家里太苦了,那时候孩子们看见别人家孩子吃零食,去告诉她,她总是不出声,现在她总是告诉小孙子“奶奶有钱买、爷爷有钱买”,怕小孙子受委屈。每次小孙子磕碰到哪里,哭了,她总是特别心疼,赶紧抱他过来擦药。有一次,小孙子发烧了,去药店买了药吃下去,刚开始退了烧,后来又发高烧,她急了,那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还是抱着他到了医院,打点滴打了三个小时,凌晨一点才回家。那一晚她一夜没有睡好,注意力都在小孙子身上,生怕他有什么事。小孙子跟她也特别贴心,隔一会没见到奶奶了,就到处找,整天“奶奶、奶奶”叫个不停,有时候趴在她脸上亲个不停,她心里充溢着浓浓的亲情。

  现在,钟小玉说起自己的经历,总会说,幸亏当年叔叔婶婶对自己严厉管教,不然,自己很可能在监狱里,叔叔婶婶的恩情一辈子也报答不了。目前,钟小玉夫妇在深圳打工,过年都会回来。而钟小金也已经20岁了,在外打工,生活得很好,她也深深地感谢叔叔婶婶多年的养育之恩,每年婶婶的生日她都记得,也会送生日礼物,过年过节都会打电话回家,给家里寄点钱。

  十里八村的人对刘爱珍尽心尽力抚养侄儿女的事迹都交口称赞,若非有一颗善良的心、有宽容的胸怀、有坚强的性格,十七载如一日抚养和教育侄儿、侄女是难以想像的,现在养大了侄儿女,又养侄儿的儿子,不计付出和回报,这又是多么难能可贵啊!十七载一晃而过,刘爱珍的故事大概还要几十年才能说完。十七年了,她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经历了多少磨难,只有苍天知道!

  笔者对刘爱珍年轻时唯一照片印象非常深刻:乌黑的两根大辫子垂在胸前,白净的鹅蛋脸、秀气的五官,穿着小碎花衣服,一个秀丽清纯的女人。而今三十多年过去了,刘爱珍在苦难的折腾中已面目全非、判若两人,唯有那双眼睛闪现着善良慈爱的光泽。刘爱珍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农村妇女,可以说一辈子没有做过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在她身上却集中体现了中国妇女善良、勤劳、坚韧的传统美德,她用点点滴滴的小事汇聚成真善美的大爱,演绎了一段至爱亲情故事,感动了古镇辰阳,感动了每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