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碧乡:富民才是硬道理
来源:本站 作者:柴泽卷 赵莹 编辑:陈仕国 时间:2009-11-01 00:00:00
石碧是典型的农业乡镇,地下无矿藏,地上无企业,在GDP总量中,农业占了90%以上。乡党委围绕“农”字做文章,按照“稳农、活农、富农”的工作思路,走出了一片新天地。石碧乡党委书记曾祥国说。
为了促进农民增收,今年石碧乡对辖区的耕地面积进行了全面规划。全乡发展1.2万亩超级稻丰产示范片,在15个村各办3到5亩生姜示范区,在装粮埠、钟家人等村发展3000亩早熟毛豆荚生产基地,在沿省道S223线兴办400亩的“十里花廊”。为扎实推进各项产业,乡里专门聘请了4名农业专家组建了100多人的农业技术服务队,分片包组,任务到田,责任到人,实行统一供种、供肥、防病治虫、收割等。积极争取资金200多万元,硬化了项目区至省道公路3条,总长10公里。向省农业部门积极申报无公害环保认证。同时,乡党委建立领导联项目责任制,实行绩效考核。政府专门承包了3亩土地,由乡财政出资,干部出工,进行生姜种植试点,降低推广风险。今年连续4个月的持续干旱期间,全体乡干部和农村党员干部150多人下到田间地头,组织渠道整修,调度长灌渠水源,全面抗旱救灾。乡政府先后筹集资金5万元,修复电排2座,整修渠道2000米,发放柴油2000升,发动群众2000多人,连续奋战120天,实现了无一户受灾、无一亩受损的良好效果。
今年,早熟毛豆荚已经上市,每亩纯利2400多元,纯收入达3万元以上的就有50多户;“十里花廊”已经签订土地租赁协议,年底植树季节便可实施。谈及这些成绩,曾祥国认为主要得益于党政班子团结务实,得益于农村党员勇于创先争优。为发展生姜种植,乡主要领导带领农技干部到泸溪、通道边远山区学技术,购原种。在全乡三大产业中,党员种植示范户有44户,技术服务队员有48人。今年,乡党委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五个好”乡镇党委。